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一种煤矿区煤层气双压催化脱氧工艺

发布时间:2024-06-05 11:26:24 作者: 乐鱼平台登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区煤层气(CMM)双压催化脱氧工艺,适用于含甲烷35%及以下的CMM气脱氧。将CMM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0.08MPa(G)低压下脱氧,采用蓄热式脱氧反应器及鼓风机加压。该脱氧气与另一部分CMM气混合,其氧含量控制在8%±0.1%。再用压缩机加压至0.6MPa~0.8MPa(G),进行脱氧。通过本发明的脱氧工艺,低压部分省去换热器及压缩机,加压部分可使空速大幅度的提升,反应器体积缩小。装置投资降低,同时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本发明涉及煤矿区煤层气利用领域,尤其涉及煤层气提浓甲烷时必须先行脱氧的工艺。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是世界煤层气第三大储量国,在煤炭开采中,每年要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煤层气,污染了大气环境。

  煤矿区煤层气是富含甲烷的气体,是一种清洁燃料。随世界能源的紧张趋势及环境问题的突出,对煤层气的利用也愈加重视。目前,我国煤层气大量是井下抽取的,主要保证安全生产。其排放得到的煤层气(CMM)甲烷含量不高,仅30% ~ 60%(体积百分数),且随开采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波动。瓦斯气的爆炸极限随压力、温度的提高,爆炸上限增加。

  为了将此类煤层气生产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天然气(LNG),需要提高甲烷浓度,无论是变压吸附法还是低温分离浓缩,由于煤层气中氧的浓度高,在浓缩之前必须脱除氧,以排除爆炸危险。

  专利0.6(申请号)“一种煤矿区煤层气催化脱氧工艺”公开了采用多级反应催化脱氧工艺。其实施例中,煤层气含甲烷35% ~ 5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烷含量35%以下的煤层气的脱氧方法。利用此方法,可使脱氧工艺投资降低,能耗减少,并具有更加好的安全性。

  根据严铭卿、廉乐明所著“天然气输配工程”(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给出了温度、压力对煤层气爆炸上限采用下式修正:

  式中Lptw为压力P,温度t时的爆炸体积分数上限,%;Lu为常压(P = 0.1 MPa)、t = 25℃时的爆炸体积分数上限,%;P为燃气绝对压力,MPa;t为燃气温度,℃。

  根据于京春,刘闯等人“用于承受压力的管道输送煤层气的爆炸性分析”一文(煤气与热力; 2005,25(10):4~5),取安全系数1.2以保证输送安全。

  根据公式(1),取1.2倍安全系数,当温度为120℃时,对于含30%甲烷的煤层气,可以加压的压力为0.25 MPa(A),即0.15 MPa(G)。为减少循环量,降低功耗,采用三级脱氧。煤层气加压到0.25 MPa(A)压力满足不了克服管道、阀门、换热器、催化剂层阻力的工艺要求。

  燃气爆炸的三要素之一是燃气中的最低含氧量,如燃气中的含氧量低于其最低氧含量,也不发生爆炸。根据“化肥安全技术手册”(原化工部化肥司编)图1.1~12提供的“氢、一氧化碳、甲烷和氮、二氧化碳混合气的爆炸极限”(空气中)图,能够准确的看出,当压力为0.8MPa(G)时,爆炸上限(乘1.2安全系数)为44.7%。此时对应的最低氧含量为11.5%。只要燃气中氧含量小于11.5%也是安全的。

  基于以上两点,本发明把煤层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低压下脱氧,其压力为0.08 MPa(G),已脱氧的煤层气与另一部分煤层气混合,控制氧浓度为8%±0.1%(远低于11.5%的爆炸上限),再加压到0.6 MPa(G) ~0.8 MPa(G)进行脱氧,即采用双压力脱氧工艺。

  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低甲烷含量的煤层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鼓风机加压到0.08 MPa(G),在此压力下脱氧。采用蓄热式反应器。该部分脱了氧的煤层气与另一部分未脱氧的煤层气混合,控制氧浓度8%左右,加压到0.6 MPa(G) ~0.8 MPa(G),再进行脱氧。无论是低压脱氧,还是加压脱氧,进反应器的混合气含氧量控制在3.5%以下。进反应器气体温度控制在330℃ ~ 370℃。

  以图1为例,管线为原料煤矿区煤层气,一部分煤层气经管线 MPa(G),与管线来的循环气混合(混合气含氧3.5%),经管线、管线进入反应器RA(下部为蓄热层,上部为催化剂层)。此时阀VA2、阀VB1关闭,混合气在RA下部蓄热层加热到反应温度,进入催化剂层进行脱氧反应。脱氧气经管线冷却到一定温度,由管线进入反应器RB,对RB内的蓄热层加热,由管线秒,VA1、VB2关闭,切换到RB反应器进行脱氧操作。此时管线、管线进入RB反应器,混合气在RB反应器中被蓄热层加热到反应温度进入催化剂层,反应后的气体经管线冷却到一定温度,经管线进入RA反应器,将RA中的蓄热层加热,由管线秒,关闭阀VA1、VB2,切换到RA反应器进行脱氧操作,如此循环。循环气由管线加压,经管线的煤层气混合。经过管线来的另一部分原料煤层气混合,控制氧浓度8%±0.1%,经管线 MPa(G),经管线来的循环气混合,经管线加热到反应温度,再经管线进入反应器RC。脱氧气经管线,经管线后分成两路,一路经管线作为脱氧气输出,进入下一提浓工序,另一路作为循环气,经管线加压后经管线与需脱氧的混合气混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低压脱氧可省去换热器,用鼓风机代替压缩机。高压脱氧可使反应空速提高,可达10000 h-1以上,使反应器体积缩小。同时循环气压缩比小,能耗降低。总系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同时投资减少,能耗降低。

  其中:数字标注的为管路,RC、RD为反应器,B2、B3为废锅,P2为压缩机,E1、E2为换热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

  煤矿区煤层气组成(Vol%,干基):CH430,O214.7,N255.3,气量100 kmol/h(2240Nm3/h),采用附图1工艺流程。煤层气经管线 kmol/h由管线 MPa(G),冷却到30℃(图中未画出冷却器),与162.4 kmol/h由管线 MPa(G) ,冷却到30℃(图中未画出冷却器),并经管线的循环气混合,总气量为211.6 kmol/h。其组成(Vol%,)为:CH426.89,O23.5,CO26.41,N261.39,H2O 1.81。混合气经管线、管线进入反应器RA。此时,阀VA2、阀VB1关闭。在RA中由已蓄热的蓄热层将混合气加热到350℃,进入脱氧催化剂层进行脱氧。出RA反应器温度为680℃,经管线℃,经管线进入RB,加热RB中的蓄热层,出RB温度为70℃,经管线、阀VB2,RA停止脱氧反应,切换到RB中进行脱氧反应。打开阀VB1、VA2,混合气由管线、管线进入反应器RB,先在蓄热层将混合气加热到350℃,再进入脱氧催化剂层,反应后气体温度为680℃,经管线℃,由管线进入RA反应器,加热蓄热层,出RA反应器温度为70℃,经管线.4 kmol/h由管线 MPa(G)作为循环气。

  低压脱氧气43.0 kmol/h经管线 kmol/h煤层气混合,混合后组成(Vol%)为:CH428.14,O28.01,CO23.83,N258.94,H2O 1.08。经管线 MPa(G),经管线kmol/h循环气混合,混合气中含氧3.5%,由管线℃,由管线进入脱氧反应器RC。经过催化脱氧反应,出RC的脱氧气温度为683℃,经废锅B2产生蒸汽,由管线 kmol/h经管线 kmol/h通过管线作为产品气输出,其甲烷浓度26.41%,氧0.1%。

  该实施例循环气总压缩功耗为127.9 KWh,而全部气源(100 kmol/h)在0.08 MPa(G)压力下进行一级脱氧反应,其循环气压缩功耗为214.8 KWh。

  煤矿区煤层气组成(Vol%,干基):CH430,O214.7,N255.3,气量100kmol/h。流程见附图1、附图2。低压0.08 MPa(G)压力下脱氧 同实施例1。在0. 8 MPa(G)压力下脱氧采用二级脱氧。经过低压脱氧的气体43 kmol/h与未脱氧的煤层气50.8 kmol/h混合后,由压缩机P1压缩到0. 8 MPa(G),经管线 kmol/h与经管线 kmol/h循环气混合,混合气含氧3.47%,甲烷27.15%,经管线℃,由管线进入脱氧反应器RC,脱氧后温度为678℃,出RC反应器的脱氧气,经管线℃,与由管线 kmol/h的另一股气混合,混合后的温度为350℃,含氧3.49%,气量139.2 kmol/h,由管线进入脱氧反应器RD,经过脱氧反应,出RD的脱氧气温度为680℃,经管线℃,由管线 kmol/h作为循环气由管线 kmol/h由管线%。

  煤矿区煤层气组成(Vol%,干基):CH435,O213.6,N251.4,气量100kmol/h(2240Nm3/h),采用附图1工艺流程。煤层气经管线 kmol/h由管线 kmol/h由管线℃,并经管线的循环气混合,总气量为174.4 kmol/h。其组成(Vol%)为:CH431.50,O23.48,CO25.43,N254.22,H2O ,5.37。混合气经管线、管线进入反应器RA。此时,阀VA2、阀VB1关闭。在RA中由已蓄热的蓄热层将混合气加热到350℃,进入脱氧催化剂层进行脱氧。出RA反应器温度为668℃,经管线℃,经管线进入RB,加热RB中的蓄热层,出RB温度为120℃,经管线、阀VB2,RA停止脱氧反应,切换到RB中进行脱氧反应。打开阀VB1、阀VA2,混合气由管线、管线进入反应器RB,先在蓄热层将混合气加热到350℃,再进入脱氧催化剂层,反应后气体温度为668℃,经管线℃,由管线进入RA反应器,加热蓄热层,出RA反应器温度为120℃,经管线℃,抽出162.4 kmol/h由管线 MPa(G)作为循环气。

  低压脱氧气40.6 kmol/h经管线 kmol/h煤层气混合,混合后组成(Vol%)为:CH433.04,O27.95,CO23.03,N252.98,H2O 3.01。经管线 MPa(G),经管线kmol/h循环气混合,混合气中含氧3.5%,由管线℃,由管线进入脱氧反应器RC。经过催化脱氧反应,出RC的脱氧气温度为668℃,经废锅B2产生蒸汽,由管线 kmol/h经管线 kmol/h通过管线作为产品气输出,其甲烷浓度32.37%,氧0.1%。

  机译:一种制备二氨基-双氢-双脱氧-己糖醇,或特别优选2,5-二氨基蒽-1,4:3,6-双水--2,5-双脱氧-d-己糖醇的方法

  机译:一种具有光催化活性的自清洁涂层基质的生产的基本工艺,一种具有光催化活性的涂层基质的生产的基本工艺,一种制品,一种具有光催化活性涂层的玻璃(各种玻璃,薄片状玻璃和多层玻璃板)

  机译:一种用于脱氧工艺或用于脱氧工艺以及通过还原气体对钢或铸铁进行渗碳的方法

  机译:低温活性,无振荡的PdNi(合金)/ Ni泡沫催化剂,传热增强,可通过催化燃烧使煤层气脱氧

  机译:Ni泡沫上原位构建高性能PdNi纳米合金用于煤层气催化脱氧的实验和DFT研究

  机译:为煤层气储层开发了一种多机理,双孔隙度,双渗透率的数值流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煤的收缩和溶胀作用。

  机译:通过声波分解和光催化(声光催化)工艺从水溶液中去除青霉素G:使用RSM(响应表面方法)进行工艺优化

  机译:预催化遗传学检测评估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疾病和非倍性:一种双鸟 - 一倍的方法

  机译:关于2,3-双脱氧肌苷(ddl~Cas号69655-05-6)和2,3-二脱氢-3-脱氧胸苷(d4T~Cas号3056-17)的发育毒性评价的最终研究报告-5)通过管饲共同施用于妊娠期的瑞士白化病(CD-1(商品名))小鼠